張家口技校 2010-10-10 23:04:00 作者:SystemMaster 來源:華翔中等職業學校 文字大小:[大][中][小] |
|
當前,就業難已成為大學生最為關注的問題,但是教育專家經觀察發現,大學畢業生擇業盲從,缺乏職業規劃的情況相當普遍,這對他們擇業和長遠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在沈陽市的一次大型招聘會上,畢業于某名牌高校的小何向浙江一家汽車公司申請一個機械工程師的崗位。他學的是機械專業,在大學期間各門功課都優秀,畢業后的五六年時間里,從事過醫藥、空調、摩托車等產品的銷售、品質主管,換了六七個工作,但是沒有機械方面的工作經歷。招聘者看了他的情況后認為,如果他畢業后穩定從事過機械方面工作,則正是公司需要的人選,月薪3000元也不在話下,但是因為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公司卻無法錄用他。一句話說得這名高材生后悔不已。 沈陽市人才市場高級人才規劃師馬偉光說,小何的例子表明了很多大學生盲目就業所帶來的危害。由于沒有長遠打算,很多大學生年輕時只是隨波逐流地換工作,到了30多歲還沒有職業定位。這種情況之下,繼續下去出路不大,重新定位又要費很大力氣,不得不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 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馬老師認為,當前就業市場上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態浮躁,什么掙錢就做什么;同時由于就業壓力大,許多大學生隨遇而安,能找著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這些都構成了大學生忽視職業生涯設計的原因。 馬偉光指出,大學畢業生應當盡量克服各種壓力帶來的短期心態,將現實環境和長遠規劃相結合,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作一個清晰的定位,這是走上社會前不可缺少的一步。 畢業生:你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了嗎? 職業生涯亦即事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連續擔負的工作職業和職務的發展道路。一個人的事業究竟應向哪個方向發展,他的一生要穩定從事哪種職業類型,扮演何種職業角色,都可以在此之前作出設想和規劃,這就是職業生涯設計。 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比較重視職業生涯的設計,許多國家的學校教育中早就有職業設計輔導這一課程。職業生涯規劃也是許多大公司的領導及人事干部為員工所做的一項主要內容。在我國,職業生涯設計也開始成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學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美國,中學在孩子們上八年級(高中)時就要請專家給孩子們做職業興趣分析。十幾歲的孩子職業興趣并沒有定型,但通過職業日、職業實踐活動,可以根據其暴露出來的特征進行有效引導,達到以興趣定職業的目的。 相比之下,我國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時被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學選專業也很少考慮到其職業興趣和能力傾向。與此同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設計普遍不重視,有人對北京人文經濟類綜合重點大學的在校大學生調查表明:62%的大學生對自己將來發展、工作、職業生涯沒有規劃,33%大學生不明確,只有5%大學生有明確的設計。 事實表明,大學生畢業后無目的、無規劃的盲目就業,將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職業生涯設計作為大學生進入社會前應做好的關鍵一環,理應得到他們的重視。 專家提醒:職業生涯五階段任務各不同 沈陽市人才市場高級人才規劃師馬偉光提出,人的一生職業生涯包括職業準備期、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職業穩定期、職業衰退期五個階段,只有在不同階段完成了各自任務,個人才能實現事業的成功。 職業準備期即職業前期,多為24歲之前,這是為將來從事職業打下知識儲備的時期。此時應當以學業為主,在此基礎上可以對社會作一些了解。磨刀不誤砍柴功,專家不主張越過這一階段過早進入工作。 職業選擇期多發生在24-27歲,大學畢業后走上社會,到找到第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作為事業發展的起點。但是如何起步,直接關系到今后的成敗。因此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設定人生目標,制定以后的職業計劃。 職業適應期在27-32歲左右,開始工作后的頭8年,應當做到四個學會。學會做事在找到合適工作后,要學會如何去做,成為崗位的行家里手;學會共事學會與人相處,樹立個人形象,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學會求知工作后的人學習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知道學什么來彌補過去單純學習的漏洞;學會生存學會如何被同事、環境所接受,此時取得了在現實中成功或失敗的第一次真實歷程,為今后工作提供經驗教訓。 職業穩定期,應在32歲至45歲左右,這是職業生涯中時間最長,勞動效果最好,發展和成就事業最寶貴的時期。此時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自身的條件,不斷修訂事業目標,攀向新高度。要看一看自己所選擇的職業路線和人生目標是否符合現實,如有出入,應盡快調整。 職業衰退期,多為45歲以后,此時是事業的收獲和人生的享受季節,在崗時是元老,退休后也可以安度晚年。而這時的收獲,是建立在前四個時期完成各自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到了職業衰退期還一事無成,那肯定是前幾個階段任務完成上欠了債。 專家支招:如何作好職業生涯設計 從校園到社會,邁開職業生涯的第一步,新一屆大學畢業生馬上就要走到一個新起點。如何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作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已成為畢業生要面對的就業內容之一。沈陽市人才市場的人才學專家指出,職業生涯設計應結合主客觀條件,遵循四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志向。志向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大學生平??梢耘袛嘧约盒哪恐械某晒κ悄姆N類型,是不斷進取、攀上高峰,還是安穩生活、自由自在。確定自己想要什么,才會沿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第二步:自我評估和環境分析。理想要與實際相結合,了解自己,認清環境很重要。自我評估應包括興趣、性格、技能、特長、思維方式等,要自我認識和他人評價相結合。外部要分析社會環境,各種職業環境和組織環境,應注意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自己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對自己有利與不利的因素等等。只有把自身因素和社會條件做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現實中避害趨利,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具實際意義。 第三步:選擇職業生涯路線,設定職業生涯目標。選擇路線應把握四條原則:擇己所愛,擇己所能,擇世所需,并在保證了前三個原則的基礎上,追求就業收益最大化擇己所利。在目標設定上,應根據主客觀條件來設計,要保證目標適中,不可過高或過低,還要把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實現短期目標最終實現長遠目標。 第四步:制定行動計劃、考核措施,并進行評估、回饋和調整。確定了職業生涯目標后,行動是關鍵,通過一套周密的行動計劃,并輔以考核措施,以確保目標實現??紤]到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很多,對職業生涯設計的評估與修訂也很必要。修訂的內容可以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重新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 |
| |
|
|